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综合新闻
《柳州日报》:玩转农机“黑科技” 驶入农业“快车道”
 2018-08-13   本报记者 阎翔 见习记者 邱丽花 报道摄影    浏览976次

日前,在柳江区新兴农场的千亩甘蔗田里,两架烟雾式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飞行(见上图),在叶片表面均匀地撒下药剂,不出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几十亩地的喷药作业。

“无人机植保不仅省人工,还不受地形复杂的影响,让我切实感受到这些‘黑科技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改变。” 柳州金实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旭懂说,相对于传统人工喷药,节约药量30%,每亩节省成本近60%。

“上俯瞰世界,下洞察乾坤”,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的无人机产业最恰当不过,军事无人机、救援无人机、摄影无人机……一台小小的无人机有着数十种“打开方式”。近年来,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,在农林植保、公安消防等领域都广泛应用,而专门为农业定制的植保无人机开始在农用市场崭露头角,成为农业企业的好帮手。

“每年我市都有不少农民因人工喷农药而中毒,所以推广和普及植保无人机很有必要。” 我市一家生产植保无人机企业负责人欧晓光告诉记者,通过一部手机和一个遥控器即可远程操控植保无人机,它根据地貌、面积、作物品种设置相关参数,让喷药、洒水、施肥变得简单。据悉,目前,我市共有19台植保无人机“服役”于各大合作社、农场,2017年共完成20829亩的植保作业,占领了农业现代化的“制空权”,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进入“智慧农业”发展新阶段。

“立体防控、智慧管控,让农机+科技助力精准农业。”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 通过实行公司+种植大户+农户的运行管理模式,对植保无人机、自动化灌溉设施、农业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、茶叶加工色选先进技术等农业“黑科技”进行推广,大大拓展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。


版权所有 广西农机鉴定站 ©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广西南宁市安吉大道19号 邮编:530001      
电话:0771-3105997(办公室)0771-3116475(综合科) 传真:0771-3105997